青少年早恋怎么办 家人应该这样处理青少年早恋问题
2019-02-15 15:25:28 来源:互联网
【摘要】教师和家长们提到“早恋”,都是“谈虎色变”,而这种异性相吸的情感只是到了一定的生理、心理年龄的正常表达而已。很多青春期恋情导致的问题,都是由家长和老师的不正确干预造成的。禁止、打压不是良策,夸张、矛盾是家长的失职。只有教会学生自己把握青春的成长,正确对待自己的情感,才是成功的教育。

 

爱情是什么?什么时候发生?为什么发生?这是永恒的谜,谁也说不清楚。爱情的力量是巨大的,但关键要看你怎样去对待它。而老师、家长们一旦发现自己的学生、孩子在青春期阶段有了“恋”或“爱”的苗头,就犹如见了洪水猛兽般惊慌失措。这个时期的恋情当真如此恐怖吗?

一、对“早恋”的再认识

处在青春期的少年,都会朦朦胧胧地感受到性的冲动,产生某种性的意识。这种性冲动和性意识对于青年来说最初是十分神秘的,他们会因此而感到羞怯,或迷惑不解。这就是由性成熟引起的性意识的觉醒和萌发,是一种青春萌动期的正常生理和心理现象。这种正常的生理及心理状态,通常被人们称为“早恋”。而实际上,“早恋”这个词儿本身就具有价值判断的倾向,这个“早”被默认为是坏的,不好的。可既然有“恋”,那便没有“早”。5岁的儿童不可能会有恋情的发生,只有到了生理激素催生的青春期,才会有“恋情”的发生。既然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年龄都到了一个限度,何来“早”的说法?所以我给予这个时期的懵懂之情一个新的名称:“青春期戀情”。

二、正确认识“青春期恋情”

每个人都感受过青春时期的迷茫与彷徨,也大都在那个时期对于异性有着特别的情感或向往。在青春期对异性产生爱慕之情不是不自爱,更不是一种罪过。相反,正是由于孩子脱离家长的庇护与同龄人的相处,才锻炼了孩子的情感技能,如学会关爱他人、体谅包容,并提升沟通交流的技巧。

青春期少年的生理和心理虽发展到了一定的水平,但却也不够成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并不能清晰地理解“爱”的概念,恋爱具有更多的盲目性,也容易导致失恋的产生,而他们又不能很好处理。这就需要老师、家长的正确引导了。

三、禁止、打压并非良策

为什么老师反对自己的学生谈恋爱呢?他们大都认为恋爱会让学生分心,从而导致学生成绩下降,这也反映出一个既存的事实,当下教育体制分数至上的原则。事实上,很多品学兼优的学生,哪怕青春期恋爱了,却还是名列前茅;而很多没有青春期恋爱的学生照样“品学兼差”。可见,谈恋爱导致成绩下降并没有科学的依据,老师们更没有资格因为这些无端的猜测而去禁止学生正常地表达情感。

我们要尊重孩子的精神世界,要了解他们身心变化,尤其重要的是,不要把早恋与品德简单地画等号,生命到了这个季节必定会萌动着一种期待和憧憬,这很正常。作为教师,应当给孩子一个自由的空间,给予孩子一个正确的引导,告诉他们界限是什么。但关键还是把他律内化为自律,把社会道德规范融进学生的人格里,成为他们发自内心的价值观选择。

四、夸张、矛盾是家长的失职

青春期的孩子们往往盲目甚至错误地使用“爱”这个字眼儿,但这并不一定表明他们真的在恋爱。有时,他们会错把异性之间的吸引看成“爱”。如果父母轻易就说孩子早恋,要么会让孩子有罪恶感,要么会使孩子弄假成真。家长对于孩子情感的不正确干预,会让孩子更加反抗父母的约束,导致家庭矛盾的产生。

谈到“青春期恋爱”,不可避免地要与“性教育”挂钩,家长们纷纷“谈性色变”。很多家长都在责怪孩子发展得太早熟,不给自己教育的机会。而当问到究竟打算何时给自己的子女进行有关爱情或者性的教育时,他们会义正言辞地告诉你:当我的孩子到了合适的年龄,我会在一个最理想的环境下、在一个最恰当的时机给孩子一次系统的、有着完美流程的教育。可当你追问什么时候才最合适,他们却又说不出。但实际上,性教育应当是一个长期、细致的过程。有些家长可能希望给孩子进行一次性讲座,就足以解决全部问题了。但孩子的性教育,却应早在一次交谈或讲座之前开始。还有一些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与异性相处过于频繁,不由分说便怀疑自己的孩子是不是要“早恋”,甚至翻看自己孩子的日记本、信件等私密信息。而恰恰这个时期的孩子逆反心理都较重,外界的阻隔越是大,他们越是想与压力抗衡,追求这种刺激感。

与此同时,家长们却又是矛盾的。家长们在青春期一味打压孩子的“爱情”,甚至要求子女们上了大学也要慎交友,却在孩子一毕业踏入社会到了适婚年龄的时刻拼命地督促孩子早结婚。可是反过来想想,一个从未谈过恋爱的人如何去经营好一段婚姻呢?这必然导致悲剧的发生。青春期的恋情并不可怕,恰恰相反,它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任何人在回忆当初青春时,无不觉得十分珍贵。不管是现在步入中年的家长,还是处于教育者这个岗位的人们,都曾走过朦胧的青春岁月。在教育青春期少年时,家长们着重关注的不应是“允不允许”恋,而是“如何”恋。怎样处理一段感情,怎样在情感中找到自我,怎样杜绝问题行为的发生。教师、家长们,给自己的学生、孩子一点点空间和信任吧,相信他们能够将自己的生活学习安排处理好,让他们自己创造自己内心的蓝图。